疫情後,大家都照規定『戴口罩』『勤洗手』
這些重要的措施使疫情獲得不錯的控制
但有點不幸的是,這兩個措施對皮膚卻有不利的影響
洗手或乾洗手都對很多手部皮膚疾患會有影響
常見的如濕疹,汗皰疹,富貴手,異位性皮膚炎
不論是用洗手乳或酒精或異丙醇,都會洗去一些皮膚的皮脂膜
太頻繁的洗手對於健康的皮膚可能還好
但對於手部原本就有疾患的人,就會加重病情
還沒有疫情時我們會建議病人『少洗手』
但在疫情發生後我們沒辦法這樣建議
只能請病人如果在家沒出門,就盡量減少洗手
至少減少清潔劑的使用(只用清水洗)
在做一些長時間碰水或清潔劑的家事(如洗碗洗菜洗頭),建議帶手套
洗完手(包含乾洗手)要上護手霜或是凡士林
口罩會讓臉部皮膚透氣不良,局部溫度濕度上升
進而皮脂腺分泌增加,代謝異常
所以像痘痘,粉刺,酒糟,異位性皮膚炎,脂漏性皮膚炎這些疾病都會變得更厲害
甚至有一些本來皮膚沒問題的,也出現問題
這些問題雖然都有治療方法,但口罩依然是一個重要的加重因素
而我們短期內不可能不用戴口罩
所以只能建議病人,在家或空曠沒人的地方就不要戴口罩了
另外也可以使用藥物或療程來改善病情
疫情大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
在皮膚照護方面也出現了一些矛盾的情形
而疫情跟很多皮膚問題都是長期慢性的
我們需要從中找到一個平衡
找到與病毒和皮膚疾病都和平共存的方式